空气压缩机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主机各个轴承必然会发生磨损,从而导致摆杆产生轴向窜动及径向位移增大,该变化会让摆杆与主机壳体及前后端面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这些间隙变化在轴承寿命期限内是正常的,但是机组运行时间越过大修期后间隙就到达了主机技术条件允许的极限值。此时的主机就处于不安全的运行状态,若不予以重视则有可能导致三种后果:
(一)排气量会发生较大幅度的衰减
主机配合间隙增大会导致主机效率严重降低,即空气压缩机阀片排气量产生较大幅度的衰减,对用气单位的正常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那些空压机排气量配置富裕量较小的用户,由于空压机排气量衰减,在用气系统用气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压缩空气压力就会降低很多,就可能出现用气系统设备等不能正常工作或根本无法工作,从而出现影响单位正常生产或导致暂时性的停产,给企业带来损失;
(二)对主电机及电器系统造成危害
主机摆杆之间、摆杆与前后端面之间、摆杆与主机壳体之间可能出现的的强烈磨擦会使得主机运行负荷急剧增加,另外严重磨损的轴承的运转负荷也是很大的。如此一来,电机就会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会严重地危及电机的安全运行。情况严重的话如果空压机组的电器保护装置反应不灵敏或失效,则还可能导致电机烧毁;
(三)出现主机的突然“抱死”
一旦出现“抱死”,如果电器保护系统反应不及时或保护失效,同样可能给主电机和电器系统带来严重的损害。对于主机“抱死”的处理,一方面大修的维修费用会比正常大修要昂贵许多,另一方面由于空气压缩机阀板等主机元件会有损伤,因此修复后主机的综合性能也会较正常大修的主机要差一些。而如果是主机损伤严重程度已经到了不具修复价值或根本无法修复的,则只能是报废掉更换新主机,直接损失则是最大的。
可见,对空压机主机按时、按标准进行大修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必须的。主机进行大修的时间应该以轴承的使用寿命到期为准,一般的实践经验是在压缩机运行20000小时或4年后应对主机进行大修。另外当空气压缩机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应该准备大修:1.机头各轴承的振动;2.主机运行时的声音,特别是轴承有无异响;3.电机运行电流,特别是空载运行电流与标准值的差别。 |